本篇文章1119字,读完约3分钟
从上周末开始,豆腐渣的酸甜苦辣之争引爆了互联网。 ”对方问道。 在北方豆腐头上放盐,表情比他还悲伤。 “北方的吃法,南方人不能接受,南方人的吃法,北方人也很难咽下。 南方多甜食,北方多咸食物。 关于哪个才是真正的吃法,很多网友说:“只要自己吃得开心,就没有必要讨论。”
甘党咸党各不相让
据新闻报道,该微博被转发36663条,评论数达到10135条,豆腐脑相关话题数达到152268条。 博友@湘琪童鞋发起的“甜豆腐脑vs咸豆腐脑,谁是你的#my love#? 共有77862人参加投票,其中53%的人选择了咸豆腐脑,33%的人选择了甜豆腐脑,14%的人选择了辣味和其他味道。 博友互相称呼“甜党”、“咸党”,有人呼吁“双边会谈”,也有人主张“拒绝妥协”。
发牢骚引起争论
王轶庶,辽宁锦州人,某媒体摄影记者,豆腐脑事件创始人。 住在北方的王轶庶在广州工作了七八年,没有吃过“简单”的枣粽子。 今年端午,对于“想吃却没能吃的那个委屈”,我不由得在推特上抱怨:“粽子里只放糯米和枣子不辛苦吗?” 在和朋友的谈话中,王轶庶从粽子里跳入豆腐脑。 他说:“我刚到广州的时候,看到豆腐头里放了糖,然后崩溃了。 那个可以吃吗? ”。 对方说:“北方的吃法,南方人不能接受,南方人的吃法,北方人也很难下咽。”我听说,他把盐放在北方豆腐头上,表情比他还悲伤。
@桥东里,南方某报,广州人。 6月8日,@桥东里在自己的推特上说:“从豆腐脑的甜度来看,最能看出南北的差异……彼此见面都觉得恶心……豆腐脑是咸的还是甜的? ”。 这条微博一出,就掀起了关于豆腐渣甘咸的口水战大幕。
读者娱乐豆腐脑
是浇糖浆还是酱汁,用普通的豆腐皮,对服务员说“吃了”、“发生了麻烦”。 其实,豆腐是无味的,甜而自然的。 南方多甜食,北方多咸食物。 关于哪个才是真正的吃法,很多网友说:“只要自己吃得开心,就没有必要讨论。”
也有表示轻蔑的博友。 博友李健写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有什么好争的? 泡沫留言:晕倒! ! ! 这个事件还有必要争论吗? 太闲了吧?
微型注释
网络研究者、资深媒体评论家蒲红果认为,这场豆腐脑之争充分体现了网络时代的优越性。
一是读者娱乐化心情的体现。 豆腐皮甜而咸,事件近乎无聊,但却成为热门话题。 本质上,这是一起娱乐。 尽管有明显的南北文化差异,但争斗绝不是甜蜜的咸淡,而是娱乐化的社会情感。
二是网络时代信息表达无障碍的体现。 中国正进入以微博为代表的即时互联网阶段。 微博新闻发布的即时性、效率性、便利性因小问题成为热门话题,提供了低价高效的条件。 (贾薇) ) )。
原文地址: shipin.people/gb/14929921
标题:“豆腐脑甜咸之争引爆互联网”
地址:http://www.exzhan.com/spzx/10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