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81字,读完约4分钟

编辑:决定西方曾经是贫困的代名词。 但是,现在一提到定西,越来越多的东西会让人想到繁荣迅速发展的土豆产业。 定西市把过去不显眼的土豆建成了全国有影响力的大产业。 究其原因,这是市委、市政府反复秉持科学快速的发展观,“顺应天、顺应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顺应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的必然结果。 小土豆可以创造大产业,给人很大的启发。 4月3日,《人民日报》、《经济观点》栏目刊登了通讯《定西土豆“留洋”记》,深入报道了定西走土豆产业快速发展、脱贫致富之路的实践。 今天转载这篇文章,希望对进一步精益求精、做强做大土豆产业有所启发。 实践告诉我们,辩证地看待优势劣势,重视市场,支持科学技术,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才能走出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之路。

“定西土豆“留洋”记”

一个产业的兴起可以改变一个地方。 土豆在定西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甘肃定西,自然条件恶劣,闻名全国。 2001年,当地农民通过“变宝”恶劣条件开始大面积种植土豆,7年间成长为一大支柱产业。 今天,这里不仅成为了全国三大土豆产区之一,定西土豆还出口到美国、阿联酋等国外市场。

洋芋蛋”使定西农民脱贫,悄然改变了这里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改变了政府的管理方式。

定西曾经作为“苦甲天下”闻名全国。 20世纪70年代,世界粮食农业组织考察后发布了《死亡诊断书》,称“定西不适合人类居住”。 在年降水量只有300毫米多的定西,为了争夺更多的粮食,人们到处开垦,破坏植被,种植作物,挖草皮作为燃料。 结果,土地变成了“三驱田”,水、肥料、土壤都没有剩下,“种了坡、收了车、战、煮了锅”变成了定西上世纪广泛种植的“薄”收成、赌博经营的现实样子,农民“荒芜”

“定西土豆“留洋”记”

“现在,在谈论科学的迅速发展方面,不顾一切地工作,也只是徒劳,无益于摆脱贫困。 我们必须开始逆向思考,将恶劣的自然条件转化为快速发展的特征。 ”定西市市委书记石晶说。 定西农民以夏粮为主的栽培习性与当地降水少、春夏连续干旱、夏季冰雹灾害多等自然条件相悖,但当地气候和土层是土豆栽培的天然宝盆。

“定西土豆“留洋”记”

定西生产的土豆质量好、光亮,国内有产品特点,且定西7℃的年平均气温和干燥程度正好是土豆的优良贮藏条件。 2001年前后,定西市委市政府决定以每年旱后扩大种植的秋季作物土豆为第一作物迅速发展,顺应天时地利,培育特色土豆产业。

“定西土豆“留洋”记”

但是,面对资金技术门槛低的土豆产业,农民说:“政府让你种东西,就有上千种。 第二年大家一定会种很多,然后价格下降,芋头攒够了,你会变傻的吧。”

“不要怪农民不领情。 农民耕地很现实。 你只要推进土豆的栽培就行了。 他不相信。 政府不仅要告诉农民有市场,还要帮助农民小生产抵御大市场的风险。 ”石晶说。 为此,定西制定了“两手抓”的策略。 一手抓中介服务,支持农村产业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市场谈判高手。 另一只手抓住终端市场,积极提供市场新闻服务和运输保障,在保护价收购的基础上,树立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

“定西土豆“留洋”记”

保护价收购系统消除了农民的疑虑。 2003年,定西向广州、上海等全国各大农副产品基层市场派出17组调查小组进行行情调查,收集土豆供求新闻,分析市场差价,最终反算价格,明确对收购方和种薯人都有利的最低收购价格。 保护价格不仅通过各级政府传递给农民,还上电视、上广播、上广场和车站的电子报价画面。 现在,如果遇到买方加价收讫的事,农民反而会告诉商人。 “以你的价格谁都卖不出去,你去车站看看吧。 标明了价格! ”

“定西土豆“留洋”记”

政府和铁路部门合作制定的“车皮计划”缓和了农民的心情。 2004年9月24日傍晚,中国铁路运输史上第一辆农产品特别列车定西马铃薯特别列车,由定西市陇西站载着2750吨定西土豆发往广州。 目前,每天有8个皮向外运输定西土豆。 政府赢得了车皮的主导权,所以掌握了控制权。 即使在丰收前夕收购价格低迷的时候,农民的生产热情也不减。 “不怕,只要有人不以保护价收购,政府就不会给他车皮。 ”

“定西土豆“留洋”记”

土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向农民拓展了视野。 全市180个各色土豆协会在栽培、加工、贮藏、出口等方面为农民提供中介服务,支持农民进入市场。 农民向专业协会学习“挖窖、广泛堆放芋头、上市”的经营妙计,利用按季销售原理,土豆平均价格从2003年的每斤0.18元上升到2006年的0.33元,今年春节0.5元一斤的成本也

标题:“定西土豆“留洋”记”

地址:http://www.exzhan.com/spzx/12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