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5字,读完约3分钟
国家统计局:去年我国gdp增长9.5%,cpi增长3.9%。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4年居民费用指数( cpi )上升了3.9 )。 对此,清华大学研究员韩秀云表示,这一数据远远低于以前专家们4.2~4.5%的预期。
她说,2004年物价指数的上升主要受粮食价格上升的影响,约占物价指数的1/3。 我认为基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还没有马上传递到消费品终端,人工价格上涨的能量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特别是服务业。 由于中国“负利率”的状况短期内还难以改变,人们的储蓄意愿将下降,从那里流出的资金无论用于直接成本还是民间投资,都将进一步推高物价。 海外资金持续流入中国也将加强这一趋势。
最近,农业部发布的一系列新闻显示,2004年肉蛋米价格有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定点调查月报显示,1~12月仔猪、活猪、猪肉平均价格分别为12.8元、8.58元、13.76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5.3%、35.7%、28.5%。
去年12月,鸡蛋价格上涨,其他家禽产品价格持平或下跌,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上涨。 第三季度我国鸡蛋平均零售价为每公斤6.91元,比去年同期上涨30.19%,比第二季度上涨12.66%。 9月份全国鸡蛋平均价格为7.42元/公斤,是2002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和房价一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粮食价格从2003年8月开始上涨。 据统计,我国自1998年以来,粮食诉求稳步上升,但在这种情况下粮食供应持续下降。 2003年,中国全年粮食总产量4307亿公斤,比高峰期的1998年年轻800多亿公斤,粮食播种面积连续5年下跌。 产量连续减产4年,7年耕地减少近亿亩。 由于这种粮食连年减产造成的供求不平衡,粮食价格从2003年8月到2004年4月迅速上涨。 这次上涨,小麦价格涨幅达到30%以上,大豆价格上涨50%以上,玉米价格涨幅达到60%左右。
专家表示,2004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预期目标,但由于粮食费的快速增长和2000年以来粮食连续减产4年,我国粮食库存不断减少。 未来五到十年,我国粮食问题将面临“立足国内”的战术巨大挑战。 如果不调整库存,即使粮食成本不增长,为了稳定当年的粮食价格,其产量必须比去年同期上升15.5%左右。 但历史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丰收年,粮食增产幅度也不到11%。 因此,即使是最乐观的假设,2004年的GDP缺口仍然需要持续消耗约4个百分点的库存量来满足。
社科院农村快速发展所研究员李成贵表示,2003年我国粮食库存不足当年花费的30%,处于197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比过去30年的59.4%的平均水平低约一半。 因此,控制总量和结构稳定粮食供求关系至关重要。 考虑到粮食生产扩大到满足诉求需要两年以上,修复库存还需要更多时间,李成贵认为未来2~3年内粮食价格有可能持续上涨。
标题:“居民花费价钱指数增长3.9% 2004年肉蛋米涨多少”
地址:http://www.exzhan.com/spzx/9003.html